今天是:

经典案例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关于咨询 >> 经典案例 >> 正文

性格的结构和类型

编辑: bet365手机app下载    发布日期: 2009-11-10   来源:新闻宣传中心

一、阿尔波特的人格特质论

“特质”是人格最有效的分析单元。西方心理学中的人格特质论属于对性格静态结构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阿尔波特(G.W.Allport,1897—1967)认为,人格结构中包含两种特质:共同特质(common traits)和个人特质(individual traits)。所谓特质是指个人的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对刺激发生反应的一种内在倾向;不作严格区分,也可以把特质理解为性格特征。共同特质是属于同一文化型态下人们所具有的一般性格特征。人们在共同特质上有多寡或强弱的差异。个人特质是个人独特的性格特征。个人特质又有三类不同的层次。第一类叫首要特质(cardinal traits),它代表一个人的人格的最独特之处,例如说某人鲁莽,仅“鲁莽”这个特质即可说明他的个性。第二类叫中央特质(central traits),这类特质虽不及首要特质的影响遍及个体的每一行动,但也代表个性的重要特征。例如,我们常用几个形容词:聪明、能干、勤奋、诚恳……来描述一个人,就是用中央特质来形容其性格。第三类叫次要特质(secondary traits),这类特质只是个人在适应环境时的某些暂时性行为,而不是一种固定的特征。

二、卡特尔的特质因素分析

卡特尔(R.B.Cattell)用因素分析方法把特质区分为表面特质(surface traits)和根源特质(source traits)。表面特质是指一组看来似乎聚在一起的特征或行为。但同属于一种表面特质里的特征,其间关系很复杂,因此这些特征虽有关联,但不一定一起变动,也不源于共同的原因。而根源特质指的是行为之间成一种关联,会一起变动而形成单一的、独立的人格维度。例如,乐群性是一种根源特质,一个人身上的乐群性的量影响着他的各个方面,如朋友的多寡,与什么人做朋友,交往的技能。就是说,乐群性这一根源特质的外部表现就是表面特质。每一种表面特质都来自一种或多种根源特质,而一种根源特质却能影响多种表面特质。因此,根源特质是构成人格的基本要素。卡特尔根据因素分析的结果得出有16个根源特质,并设计出一种人格测验叫16个人格因素问卷。表18-1是16个人格因素上的高分者和低分者的特征。

三、艾森克的人格维度

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H. J. Eysenck)以两个维度,即(1)内倾与外倾;(2)情绪的稳定与不稳定,把人分成四种类型:稳定内倾型、稳定外倾型、不稳定内倾型和不稳定外倾型。稳定内倾型表现为温和、镇定、安宁、善于克制自己,相当于粘液汁;稳定外倾型表现为活泼、悠闲、开朗、富于反应,相当于多血质;不稳定内倾型表现为严峻、慈爱、文静、易焦虑,相当于抑郁质;不稳定外倾型表现为冲动、好斗、易激动等,相当于胆汁质(见图13-2)(原图17-2)。其中小圆圈代表四种传统的气质类型,大圆表示按两个维度区分出的四种气质类型的特征。

应当注意,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归入某一气质类型的。除了少数人具有四种类型的典型特征外,大多数人均属于中间型或混合型,即较多地具有某一类型的特点,同时又具有其他类型的一些特点。

四、“大五”

目前最为流行的人格分类无疑当推“大五”。以前的分类都给人过于烦琐的感受。不少学者对以前的分类借助自然语言样本重新作了分析。如图普斯和克瑞斯特尔(Tupes & Christal,1961)对8组被试的相关系数矩阵进行了重新分析,被试从只受过高中教育的空军士兵到一年级的研究生,评定者包括同伴、监管者、教师、以及有经验的临床医生,场所是在诸如军事训练课和妇女社团活动处等各种情形。在所有的分析中,他们发现了“五个相对显著和稳定的因素,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值得重视的”。很多人(如,Norman,1963;Borgatta,1964;Digman & Takemoto-Chock,1981)都重复得到了五因素结构。这些因素是:

I.外向性或热情奔放(健谈的、自信的、活跃的)

II.适意性(善良的、合作的、可信的)

III.认真性(有条理的、负责任的、可依靠的)

IV.情绪稳定对神经质(平静的、非神经质的、不易发怒的)

V.才智或开放性(明智的、有想象力的、独立思考的)

这些因素最终被称为“大五”(Goldberg,1981)--选择这一称谓不是要反映它们多么重大,而是要强调这其中的每一个因素都极其广泛。所以,大五结构并不意味着人格差异可以被缩减到仅仅五个特质。更恰当地说,这五个维度代表着在最大程度上抽象出来的人格,而每一维度包含了大量的人格特征的更为具体的差异。